路易十六很開心,當了國王之後就很少這麼開心過,這兩年卻已經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是大明給的貸款,第二次是大明給的和約,都與大明有關。
路十六看著和約上的條款,控制不住的連連叫好:
「好,太好了,比我想像的結果還要好。
「大明竟然願意與我們分享這麼多的加勒比島嶼。
「大明真不愧是真正的文明之國,真的是慷慨而且講道理。
「這次在戰爭和貿易上的合作之後,我們與大明建立了真正的友誼。」
法國外交大臣-韋爾熱納伯爵-夏爾·格拉維耶,看著非常高興的國王,沉默遲疑了許久。
最終還是把大明的領土交易邀請說出來。
英國和西班牙人也知道這個邀請,關鍵是大明的使節團還要來歐洲。
這個消息最終是肯定瞞不住的。
只能提前說出來,提前勸說國王,讓他不要支持這種交易。
路易十六聽完說明,弄清楚了大明吳王的目的後,幾乎是本能的說:
「約瑟夫大哥的機會又來了,他又有機會把尼德蘭交換出去了。
「我應該找王后來,讓他回家跟約瑟夫大哥說一說,討論一下這次交易。」
此時的神羅皇帝,哈布斯堡的統治者約瑟夫二世,是奧地利女大公瑪利亞·特蕾莎的長子。
也是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托內特的大哥,是路易十六的大舅哥。
路易十六夫妻和這位大哥的關係還很不錯。
路易十六最初似乎有某種心理上的問題,無法與妻子完成實際的婚姻關係。
兩人在1770年就正式結婚,但是直到1777年都沒有孩子。
約瑟夫大哥在1777年微服出訪巴黎後,解決了夫妻兩人之間不為人知的麻煩。
約瑟夫後來稱路易十六和自己的妹妹兩人是徹頭徹尾的傻瓜。
1778年,路易十六和妻子的第一個女兒誕生。
1781年,路易十六夫妻的第一個兒子誕生,並被路易十六取名為路易·約瑟夫。
路易十六此時說的尼德蘭,指的是南尼德蘭。
哈布斯堡原本擁有整個尼德蘭地區,北尼德蘭早就已經成了獨立的國家,在翻譯中通常被稱為荷蘭。
剩下的南尼德蘭地區,也就是後來的比利時,現在也是一塊燙手山芋。
當地雖然頗為富裕,但是政治上卻高度獨立,哈布斯堡在當地的統治非常微弱。
哈布斯堡曾經嘗試過很多次,想要把南尼德蘭釋放出去,建立一個真正獨立的友好盟友。
但最好還是用於交換另外有價值的領土。
哈布斯堡的最近一次嘗試就發生在三年前。
1778年,靠近奧地利的巴伐利亞王國絕嗣,本來該由普法爾茨選帝侯繼位。
哈布斯堡的神羅皇帝提議,普法爾茨選帝侯將巴伐利亞讓給哈布斯堡,哈布斯堡則把南尼德蘭交給普法爾茨選帝侯。
普法爾茨選帝侯接受了交易方案,但是普魯士和薩克森卻強烈反對。
用德意志邊沿的尼德蘭,交換德意志地區內部的巴伐利亞,能讓哈布斯堡在德意志地區的控制力和影響力激增。
普魯士為首的其他神羅君主擔心自己會被邊沿化。
兩個君主為了阻止這次領地交易,甚至不惜直接對哈布斯堡宣戰。
不過這場戰爭並不激烈,參戰雙方都在不斷地調動軍隊,但是並沒有實際交手。
都忙著收穫波西米亞的馬鈴薯,以至於被稱為馬鈴薯戰爭。
最後雙方國內反對戰爭的力量發揮了作用,推動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