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門獻俘這樣的國禮,聽起來好像很宏大很複雜,但實際上,只是準備工作複雜,到了真正舉行獻俘禮的時候,反倒並沒有那麼複雜了。
事實上,越是宏大的禮儀活動,需要皇帝本人做的事情就越少,而且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到了這個場合,皇帝也好,典禮大臣也好,該說什麼話,該做什麼事,那都是越少越好,越簡單越好。
因為越是宏大的禮儀活動,越是容不得出半點錯誤,容不得有半點閃失,所以也就不可能搞得太複雜。
比如類似午門獻俘這樣的事情,就是這樣。
往常到了這個時候,典禮官說完了獻俘事由的來龍去脈和大體情況之後,皇帝只需說拿去,或者依例赦免,就可以了。
而且不管是拿去,還是赦免,都是事先早就定好的事情,不可能到了現場才尋思,或者才商量。
所以說,擺得陣仗雖然很大,但是整場活動,實際上就是按照既定的安排走一個過場而已,是做給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看的。
當然了,這樣的事情也是註定會被記載在史籍史冊上面的,會成為時任皇帝名垂青史的一個光輝業績。
崇禎皇帝前幾年已經搞過一次午門獻俘了,不過那一次是孫傳庭抓住了流賊首領闖王高迎祥,然後送到了京師,搞了一次獻俘禮。
當時,崇禎皇帝與他的爺爺萬曆皇帝在抗倭援朝之戰勝利後的獻俘儀式上所說的話一樣,只有兩個字,即「拿去」。
拿去,就意味著拿去殺了,也就是推出午門斬首。
那次獻俘禮上,高迎祥被喝令拿去,送到了宣武門外當眾凌遲處死。
這一次會有什麼不同嗎?
楊振跪在午門下等待著,側耳聆聽著,但卻並沒有聽到崇禎皇帝說什麼話,只是聽見跪在他一旁的張若麟小聲說道:
「楊都督,此次獻俘禮的典禮大臣,正是陳本兵。待會兒禮畢,若是天子不即召見,就請楊都督先聽禮官安排。一等這邊事畢,陳本兵自會尋你,陳本兵有話,要與都督面談。」
楊振聞聽此言,側臉去看,就見兵部郎中張若麟目視前方,紋絲不動。
若非他輕聲說出的話里提到了自己,楊振甚至都懷疑方才這個張若麟是在喃喃自語了。
楊振正疑惑間,就看見午門樓上的鑾駕動了,隨後,午門樓上又傳來幾聲「擺駕午門下」的呼喊,再然後楊振就又看見午門樓上的鑾駕往內下去了。
出了這個異乎尋常的情況,午門樓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一陣躁動不安,不少雲集在午門下觀禮,等著聆聽皇帝旨意的官員們,一時間也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借著這個機會,楊振小聲對張若麟說道:「張大人,獻俘禮上,萬歲如此,卻是為何?」
張若麟聞言,先是一臉茫然,繼而若有所思,最後,搖頭苦笑著說道:「楊都督你有所不知啊!聖上當日在宮中聞聽遼東捷報,尤其是聞聽都督你率部收復了旅順口,曾當著內臣的面,仰天長嘯,手舞足蹈,簡直是欣喜若狂!
「眼下你真真切切地帶了數千東虜首級,俘了東虜奴酋親弟,帶了活生生的東虜王爺固山,獻俘午門下,想來聖上心中激盪,必是在午門上坐不住了,要到跟前當面看一看這個東虜王爺,還有這些個東虜滿奴!」
說到這裡,張若麟回頭看著楊振,再次回到最初的話題上面,說道:「方才我與都督所說,陳本兵希望與你面談事,切切不可忘了!」
楊振聽了張若麟所說的前言頗覺有理,又聽了他的後語,隨即點了點頭,算是一個答覆。
陳新甲找他,想跟他談些什麼他無從得知,但是從張若麟的話裡面,楊振卻得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訊息。
那就是,崇禎皇帝對於楊振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