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丹戰爭導致維也納體系崩盤,對歐洲眾多小國就不和諧了,沒有了這個體系的保護,大家又要回到朝不保夕的時代。
作為規則的破壞者,普魯士自然是拉足了仇恨。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普丹戰爭中各國紛紛站在丹麥人一邊。
當然,這不妨礙在普俄對抗中大家支持普魯士人。國際政治從來都是支持對自己有利的,反對影響自己利益的。
聖彼得堡,全世界都等著沙皇政府的行動。
如果是尼古拉一世時代,那麼沒得說就一個字——打。憑藉雄厚的實力打殘普魯士,對俄羅斯帝國來說不難。
要付出多少代價,這個問題就很難說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沙皇政府不作死,普魯士王國就不可能逆襲。
看看地圖就知道俄羅斯帝國有多大,普魯士根本就沒有直搗黃龍的可能,一旦開打就是一場消耗戰。
俄國人最不怕消耗戰,同時又最怕消耗戰。除了沒錢之外,沙皇政府是啥也不缺。
亞歷山大二世遲疑了,他現在並不想打這場戰爭。兜里沒錢說話沒底氣。普魯士好對付,可是後面的英法卻非常難辦。
外交大臣克拉倫斯-伊萬諾夫分析道:「陛下,歐洲各國的立場已經明朗了,各國紛紛譴責普魯士的非法行徑,但是沒有任何國家採取實質上的行動。
初步可以判斷,英法給各國施加了壓力,讓他們在普丹戰爭中保持中立,目的就是為了打擊我們。
如果保不住丹麥王國,我們的國際聲譽必然會受損,甚至是喪失現在的國際地位。
普魯士人的態度非常堅決,已經拒絕了我們的勸告。想要保住丹麥王國,採用外交手段是不行了,只能依靠武力。」
&地利人沒有動作麼,難道他們就放任維也納體系破滅?」亞歷山大二世關心的問道
&在去年丹麥王國合併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兩公國的時候,奧地利就和丹麥王國斷交了。
現在兩國關係都沒有能夠正常化,維也納政府支持丹麥王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外交大臣克拉倫斯-伊萬諾夫回答道
顯然,這不是亞歷山大二世想要的答案。普奧兩國斷交並不是兩國發生了利益衝突,實際上更多的還是政治需要。
維也納政府故意做出一個姿態給德意志地區民眾看的,表明他們統一德意志地區的決心從來都沒有減弱。
政治正確對每一個政府都有效。現在普魯士打破維也納體系向丹麥人發起戰爭,奧地利不採取行動也說得通了。
普魯士再怎麼說也是德意志國家,而丹麥則不是。幫親還是幫理,這個問題非常明顯,維也納政府中立那是和普魯士親戚關係不好。
沉默了許久,亞歷山大二世繼續問道:「假如我們和普魯士王國開戰,奧地利會站在哪一邊?」
這才是核心問題,普魯士已經獲得了英法的支持,歐洲各國多半都希望看到俄國失敗。要是沒有奧地利支持,這場戰爭根本就打不下去。
外交大臣克拉倫斯-伊萬諾夫解釋道:「還不能夠完全確定,從目前收集的情報來看,維也納政府支持我們的幾率更高。
他們想要統一德意志地區,而普魯士王國就是最大的障礙,一個強大的普魯士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即便是普魯士王國願意加入神羅帝國中,維也納政府也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邦國出現,削弱他們對帝國的控制權。」
猶豫了一會兒,亞歷山大二世做出了決定:「告訴維也納政府,只要我們贏得了這次戰爭,西里西亞地區就是他們的了。
除了不能讓他們統一德意志地區外,別的條件外交部可以自行斟酌,這次戰爭我們離不開他們的支持。」
打,必須要打。俄羅斯帝國的地位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一個不敢打仗的沙皇,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