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人類漫長的文明史,先民們幾乎從未停止過對蒼穹的仰望。
為什麼人類會嚮往蒼穹呢?
徐雲在穿越到宋朝之前,曾經聽過一種從物質微粒出發的解釋:
眾所周知。
宇宙中所有的元素,都來自超新星爆發。
它產生了你能看見的物質世界的一切,包括你自己。
組成你左手的原子與組成你右手的原子,可能來自不同的星星。
你仰望星空時。
眼睛注視的可能正是組成你眼睛的那個星系物質。
你思緒飛揚,腦細胞傳遞著神經脈衝。
每一次神經的傳遞,可能都是跨越星系的物質間第一次握手。
你仰望蒼穹。
因為你本就來自蒼穹。
徐雲不知道這種在理科上站得住腳的說法能不能適用於唯心領域, 但有一點他很清楚:
在華夏漫長的文明史中。
確實有無數先民或通過文字,或通過實踐,表達過自己對蒼穹的嚮往……
例如晉·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寫到: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還有李白的《元丹丘歌》:
「長周旋,躡星虹,身騎飛龍耳生風,橫河跨海與天通,我知爾游心無窮。」
在這些詩詞中。
作者都直接或者間接的表現出了渴望飛上蒼穹的想法,更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態度。
高高俯瞰世間,快意人生。
而有些人則與李白和王羲之他們不同,他們可能沒有文采,卻有一顆探索的心。
比如眼下徐雲身處的時間是公元1100年,一個新世紀的第一年。
按照歷史軌跡。
27年後,金人滅北宋, 二帝被擄走。
一百三十年後, 元朝滅南宋, 山河沉淪於外族。
但元朝不過持續了百年不到, 日月便會重開大宋天。
屆時還會出現一位萬戶,名叫陶成道。
陶成道精通火藥,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本人卻一直對天空充滿了好奇。
最終在公元1390年,陶成道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要飛天!
按照陶成道的計劃。
他會將47枚火箭綁在蛇形座椅的背後,利用火箭里固體炸藥在燃燒後產生的氣體向外噴發。
火箭會因這些氣體的反作用力下向前飛,而數枚火箭被綁在座椅上,會帶動座椅和火箭同行。
這樣他坐在座椅上,便會被火箭的推力推動著飛向天空。
除此以外。
他還在座椅上安排了兩隻巨大的風箏。
這樣既可以使他持續的飛行,也可以使他平穩的降落。
後世赫赫有名的錢老,曾經這樣描述過陶成道飛天時的場景:
「當時他的僕役隨從心驚膽戰,但在面對周圍人的擔憂時,陶成道卻仰天大笑說道,飛天乃是我中華千年來的夙願,今天,我縱然粉身碎骨,血濺天疆,也要為後人闖出一條探天的道路來。爾等不必害怕,快來速速點火!」
僕人們見狀,只好按照陶成道的要求點火。
片刻過後。
隨著一聲巨響。
陶成道被火箭的推力帶到了天空。
接著陶成道所設計的第二階段方案, 火藥被引燃, 以此來繼續提高裝置升天的高度。
然而正當地面上的弟子、僕人們歡呼雀躍時。
只聽見一聲震破耳膜的爆炸聲。